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欧洲学会介绍

简史:中国欧洲学会成立于1984年,前身为西欧经济研究会(1978—1984)和中国西欧学会(1984—1992);1993年改名中国欧洲学会至今。

住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主管:中国欧洲学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挂靠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性质:中国欧洲学会是中国欧洲学界的全国性民间学术团体,致力于推动中国欧洲问题研究事业的发展。

会员:中国欧洲学会会员为学术机构、高校、政府有关部门和新闻出版单位等领域从事欧洲问题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学者和专家,以及社会其他有关各界的研究人士。会员分为机构会员和个人会员。

活动:中国欧洲学会通过网站、会务工作通讯等方式与会员保持经常性联系。中国欧洲学会举行各种学术交流和工作研讨活动,以推动中国欧洲问题研究不断深入发展。中国欧洲学会向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提供有关欧洲问题的咨询服务,增进中国人民对欧洲事务的了解,推动中欧关系的发展。中国欧洲学会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架构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欧大使论坛:中国欧洲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中欧大使论坛”是中国欧洲研究学界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学者与欧盟对话的重要渠道,在学术界,特别是在欧洲一体化研究和中欧关系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该论坛每年一届,在北京举行。

成果:中国欧洲学会会员撰写并出版众多内容丰富的高水平学术专著和论文及其他形式的研究报告,并翻译出版了许多国外学者的欧洲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中国人民了解当代欧洲的必读书籍和大专院校的教学用书。其中,中国欧洲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共同合作出版的《欧洲发展报告》(年度报告),是中国欧洲学界最重要学术专著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各界了解欧洲年度发展形势的重要参考读物,迄今已有十五年。

欧洲研究丛书:中国欧洲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合作出版“欧洲研究丛书”分三个系列,其一是《欧洲发展报告》(每年一缉);其二为各类学术专著;其三为国外欧洲研究学术成果的中文版。

近期发展:1997年至2001年,中国欧洲学会积极参加中欧高教合作项目。申请并主办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会议,其中影响较大的会议有:“欧盟与世界——纪念罗马条约40周年暨第五届年会”、“就业——中国和欧盟共同面临的任务国际研讨会”、“中欧关系研讨会”、“欧元背景下的欧洲与世界暨第六届年会”等。在该项目支持下,学会秘书处完成《欧洲研究在中国》大型调研报告及中国欧洲学界人员信息和学术成果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并出版了论文集《欧盟与世界》等学术成果。

1999年5月1日,中国欧洲学会网站——“欧洲研究在中国”正式开通。这是中国欧洲学界第一个全国性信息网络中心。网站通过中英文网页,定期发布有关中国欧洲研究发展的各种信息。

2008年4月9日,中国欧洲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了第十二届“中欧大使论坛”。欧盟当任和下任轮值主席国驻华大使及欧盟驻华大使到会发表演讲,并与中国学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讨论;其他欧洲国家驻华使馆官员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在京国际问题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中央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的欧洲问题专家学者近100人就2007-2008年度欧洲形势发展和中欧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2009年3月,中国欧洲学会在江西举行了理事会与中国欧洲研究中心主任联席工作会议。

2009年11月,中国欧洲学会在厦门召开题为“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与欧洲” 2009年年会,来自全国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学者与专家参加会议”。会议期间,常务理事会举行工作会议,会员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中国欧洲学会章程》。

研究分会:中国欧洲学会下设欧洲联盟研究分会、英国研究分会、法国研究分会、德国研究分会、意大利研究分会、西班牙研究分会、北欧研究分会、欧洲一体化史研究分会、欧洲经济研究分会、欧洲政治研究分会、欧洲法律研究分会。这些分会利用各自专业优势,就专门领域的研究课题举办各种学术交流及项目研究活动,对推动中国欧洲研究学不同领域的学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8年以来,各研究分会的主要活动有:

▲1月29日,德国研究分会举办“当前中德关系”报告会,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研究所所长桑德施奈德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专题演讲。

▲2月24日,西班牙研究分会与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共同举办中国与西班牙经济社会发展讲座,张敏副研究员作关于技术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主题报告,马德里马德里Complutense大学社会学教授Antonio Lucas Marin先生应邀到会并作关于西班牙科技发展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专题报告。参会者80人。

▲3月10日,西班牙研究分会在北京与到访的马德里Complutense大学社会学教授Antonio Lucas Marin举行座谈并就如何开展中国与西班牙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方面的合作进行交流。

▲4月15日,意大利研究分会和欧洲泰雷西斯基金会在北京共同举办“投资非洲的机遇与融资渠道”讲座。来自世贸组织北京网企业会员和新闻媒体记者等近50人参加讲座。

▲4月17日,意大利研究分会和欧洲泰雷西斯基金会作为协办单位参与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在杭州举办的“杭州企业走进非洲——投资非洲的机遇与融资渠道”报告会。与会企业家超过200人。

▲4月23日,法国研究分会在北京举行“中法关系的问题和走向”座谈会,就法国出现抵制奥运和排华的活动及其对中法关系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会长蔡方柏大使、外交部西欧司刘海星司长及法国驻华公使郁白(N. Chapuis)出席座谈会。与会法国问题专家及相关问题研究者共35人。

▲5月28日,法国研究分会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举办有200人出席的大使演讲会,邀请法国大使苏和就法国外交政策和中法关系问题发表演讲。参会者就中法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与法国大使进行讨论。

▲6月21-30日,西班牙研究分会秘书长张敏副研究员应西班牙政府邀请,赴西参加第三期中国未来青年领导人项目并受到西班牙王储和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接见。

▲8月,欧盟研究分会第11届年会暨经济研究分会第一届年会在吉林长春举行。会议就“欧盟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欧洲政策调整与发展”及“欧盟的对外关系与中欧关系”三个专题展开讨论。

▲9月2日,德国研究分会与德国汉堡国防军大学访华代表团举行座谈会。

▲9月5日,欧洲经济研究分会与吉林省外办、外经委、欧洲泰雷西斯基金会在长春共同举办“吉林企业投资非洲论坛”。该论坛被纳入第四届东北亚博览会活动之列,与会企业家150人。

▲9月,欧盟法律研究分会出版由赵海峰主编的《〈欧盟宪法条约〉与欧洲法的新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论文集。

▲10月17日,意大利研究分会和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在北京共同举行《从共同市场到单一货币》一书中文版首发式暨欧盟经济政策研讨会,作者翁贝尔托·特留尔齐(Umberto Triulzi)专程到京出席首发式;罗马第一大学校长瓜里尼(Renato Guarini)教授等出席会议并致辞。与会者近70人。

▲10月29日,意大利研究分会和意大利翁布里亚大区经济促进局在北京共同举行“扩大对欧洲/意大利贸易与投资”小型研讨会。意大利翁布里亚大区经济促进局主任维尼乔·博塔加里(Vinicio Bottacchiari)先生、加丽·达拉利奥(Chiara Dall’Aglio)博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罗红波教授分别发表主旨报告。中国社科院相关学者、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网企业会员和新闻媒体记者近30人出席研讨会。

▲11月18日,法国研究分会举办《当前金融危机及其影响》报告会。法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泰斯达(Hubert Testard)先生应邀到会并介绍法国和欧洲的金融危机形势。参会者40人。

▲11月24-25日,欧盟研究分会副会长戴炳然教授、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丁纯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的陈志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宋新宁教授等中国欧洲学会的会员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在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大楼召开的全球让·莫奈会议暨世界欧共体研究学会(ECSA-World)大会。会议主题为“变化世界中的欧洲成就”,来自66个国家的欧洲研究学者与欧盟研究学会的代表3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闭幕式上欧盟委员会负责教育与文化事务的委员Ján Figel'向戴炳然教授颁发2008年“让·莫奈”奖,以表彰戴教授在推动欧洲一体化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出席并表示祝贺。这是该奖的第二次颁奖,戴教授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学者。

▲11月23日,欧盟研究分会副会长戴炳然教授代表该研究分会出席“世界欧共体研究学会会长联席会议”。

▲12月2日,法国研究分会部分会员应邀参加外交学院在北京举办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与后现代的欧洲》中欧关系国际研讨会。来自中法两国的官员和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会议。

▲12月18日,法国研究分会召开题为《2008年法国内政、外交及中法关系》研讨会,就法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和中法关系等问题进行讨论。

▲12月,德国研究分会出版由刘立群、连玉如主编的《德国·欧盟·世界》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