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深入总结中国与欧洲交往的历史经验——“中共百年与欧洲”专题研讨会在井冈山举行
明海英     2021-10-30 19:41:00

  1021日,“中共百年与欧洲”专题研讨会在井冈山召开。会议由中国欧洲学会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梅黎明,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陈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原所长吴白乙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匡胜主持开幕式。 

  将党史学习与研究工作有机结合 

  梅黎明指出,欧洲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井冈山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发源地,井冈山斗争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当年在井冈山战斗过的朱德、陈毅、何长工等人都曾经有过在欧洲学习的经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华民族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积淀,坚持永不封闭、永不僵化,博采世界文明之长、迸发中华文明强大力量的不朽成果。在这一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早期留学群体特别是留欧学生群体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陈新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的系列庆祝和学习教育活动,包括《中国共产党百年与欧洲》学习资料的编撰。他说,参编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是欧洲所的未来,也是中国的欧洲研究事业的希望。党史学习以及此次编撰活动,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以及中欧关系的认识,并将党史学习与研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吴白乙表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们党初创阶段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历史性坐标,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观世情、讲国情,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对中国革命的方向、路线、战略和策略进行不懈的理论和实践求索,确立起党的“实事求是”思想基础和历史基因。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最大精神财富就源自井冈山时期党的独立自主意识。我们学习井冈山精神要深入理解和切实赓续其核心要义,结合新时代伟大斗争的要求和使命,把不畏艰险、勇于为真理而奋斗的信念融汇于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日常行动当中。 

  回溯中欧交往历史 

  与会代表围绕“赴法勤工俭学与中共旅欧支部建设”“建国与中欧建交”和“改革开放与中欧关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环节由中国欧洲学会秘书长宋晓敏主持。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夕,中国进步青年远渡重洋、远赴欧洲,探索救国方向、思想、道路,并接受共产主义启蒙。他们从法国起步,走上了革命道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成玉表示,在100年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革命者,他们接触到马列主义的真谛,参与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过程,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为党输送了一批有充实理论基础和丰富斗争经验的中坚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南开大学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琳介绍了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斯巴诺访华的系列报道及其影响。杨琳表示,斯巴诺的访华报道帮助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加强了中国共产党与意大利共产党、中国与意大利的联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孔元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外交立场与实践进行了分析。他提出,在当时“两个阵营”外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审时度势、实事求是的外交智慧。 

  德国是欧盟核心成员国。此次德国大选受到广泛关注,选举结果对中德关系、中欧关系走向有着重要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闫瑾结合德国大选及其对中德、中欧关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南开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力以“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与中欧经贸关系的新调整趋势”为主题,分析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核心内容、推进受阻因素、重启条件、面临的冲击等。 

  文章来源:《社科院专刊》2021年10月29日总第580期 ,记者 明海英